《我生于美洲》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林出版社
《我生于美洲》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 · · · · ·
📖“我生于圣雷莫……我既生于圣雷莫也生于美洲。”
📖101次访谈全收录,跨越4个10年,全书近800页。
📖1951—1985 年卡尔维诺访谈录,简体中文版首次面世!
🔖一本“卡尔维诺百科全书”| 一部旋转棱镜般的多面性自传
🔖最珍贵的卡尔维诺的自述文集 | 无死角解谜卡翁叙事艺术与美学 思想
🌎 披露笔下作品趣事——
您为什么写作?
如果可以重来,哪本书您不会去写?
您最想成为小说中哪个人物?
🌎 分析文学的形势与命运——
如何定义您在当代意大利文学中的位置?
书籍对年轻人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美国当代文坛的哪些方面最有意义?
🌎 思索城市、宇宙、人类的未来——
您能想象出未来之城的形象吗?
幻想是现实的一部分吗?
您会给一个厌世的人说什么来挽救他的生命?
【内容简介】
卡尔维诺是一位不愿意谈论自己的作家,但是一生接受了超过两百次的采访。
《我生于美洲》为卡尔维诺1951—1985年间的访谈录,101次访谈跨越了4个10年。这是最珍贵的卡尔维诺的自述文集:既有对笔下作品趣事的披露、对意大利和外国文学形势和命运的分析,也有对城市、宇宙和人类未来的思索……这是卡尔维诺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故事,一部旋转棱镜般的多面性自传,一本理解卡尔维诺叙事艺术与美学思想的“解谜之书”。
【名人推荐】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卡尔维诺无疑是最具天赋的意大利叙事文学家之一,《最后来的是乌鸦》正是出自这样一个年轻人之手。书里既有纯粹而魔幻的故事,也有游击队员的故事,在那里,就连战争也变成了童话故事的主题,既鲜活又遥远,就像所有的童话那样。这也是青年卡尔维诺的天赋所在以及他让人生畏的地方。
——詹诺•庞巴洛尼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作者简介 · · · · · ·
关于生平,卡尔维诺写道:“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
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
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他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学院毕业。
1947年出版《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曾隐居巴黎15年,与列维-施特劳斯、罗兰·巴特、格诺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