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OLIFE
《非地点》作者: [法]马克·奥热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非地点》作者: [法]马克·奥热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描述
内容简介 · · · · · ·
“非地点是乌托邦的反面:它存在,但不为任何有机社会提供庇护。”
如果一个地点是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那么不具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空间则规定了一个“非地点”。这一空间类型诞生于一种超现代性的处境中,后者由历史的加速、事件的增殖和空间的过剩所定义。“非地点”指的是因人或物的流动加速而产生的必备设施(如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以及交通工具本身,同时也包括大型酒店、超市等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它存在,但不作为任何有机社会的庇护。“非地点”不同于现代性社会中个体聚集而产生社会化的地点,“非地点”中有着超现代性的空间特性 ,通过某种象征性的契约关系,人们在“非地点”中表明身份而又获得隐匿性的存在。作者通过对现代城市中这一地点的观察和描述,提出了“非地点”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当下人类学和田野研究的一些侧重点。
对于任何想要理解我们的超现代性处境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卫报》
很少会有一本书因其带来的智力刺激而令人难以放下,马克•奥热的《非地点》就是这样一本出色的著作——它以平和的方式传递着强有力的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人类学声音脱颖而出。 ——《当代人类学》
购物中心、高速公路、机场大厅——对这些无处不在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奇特空间,我们都很熟悉。但直到现在,它们对公共和私人经验的深远影响才终于得到了全面的考察。马克•奥热成为了关于这些空间的专业人类学家,写下了一本及时和原创性的著作。
——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right)埃克塞特大学人类地理学教授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奥热(Marc Augé),生于1935年,法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受列维-斯特劳斯、涂尔干和莫斯的影响,其著述从经济、旅行、电影、摄影、社交网站、城市景观等角度切入当代日常生活,关注城市空间与人和历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