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作者: [澳] 帕特里克·怀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风暴眼》作者: [澳] 帕特里克·怀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 · · · · ·
▲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代表作
▲显微镜下看人性幽微;意识流中探记忆长河
▲长卧病榻的老妇,各怀鬼胎的子女,一场欲望与金钱交织的风暴
▲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
内容简介:
《风暴眼》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小说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这一时段内的活动为故事框架,通过她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既叙述了她享乐放荡而又充满不幸的一生。
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过八旬的伊丽莎白·亨特抗拒着死亡的来临。病榻前,一对受利益的驱使而归来的子女,三个性格各异的护士,一个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却懦弱的律师,在这虚伪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悲喜剧。曾经美貌放荡的伊丽莎白,贪婪地攫取一切,伤害着家人与朋友;死亡的临近却让她在半梦半醒中,找到了终其一生都未能寻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丽莎白在海岛上经历过的一样,痛苦的风暴会将虚无荒诞的生命荡涤一清,带来纯洁、静谧的风暴眼。
————————————————
媒体热评:
“我看中了小说,或许更像是我把它作为将我这样一个由相互矛盾的性格组成的角色介绍给不肯轻易相信的观众的手段。”
——帕特里克·怀特《镜中瑕疵》
“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怀特丰富独特的语言,时而庄严,时而多变,总是涌现着讽刺的辛辣,让这本巨著的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很难用语言来描绘《风暴眼》的宏伟、睿智,以及对人类迷惘的忠实写照。”
——《纽约时报》
“一部澳大利亚的《李尔王》,高雅的悲喜剧,近乎契诃夫的风格……《风暴眼》是一部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杰作。”
——《澳大利亚人报》
“帕特里克·怀特是他所创造的世界的国王。”
——《时代》杂志
作者简介 · · · · · ·
帕特里克·怀特 (1912—1990)
Patrick White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因其“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而于197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回到 澳大利亚悉尼。因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独处。怀特在澳大利亚的农场度过了童年时光,1932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法国与德国文学,读书期间出版了他的首部诗集《农夫与其他诗》。
怀特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们》(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此外还有剧作8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怀特的作品笔触细腻、极富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怀特一生拒绝了无数文学奖项,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1990年因病去世于悉尼的公寓。
译者简介
朱炯强(1933— ),浙江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哈代——跨世纪文学巨人》等4部作品。译有《风暴眼》《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英美著名诗人传》等18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