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
1 of 1

WULOLIFE

《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

Sale Sold out
Regular price €35,00 EUR
Regular price Sale price €35,00 EUR
Tax included.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Description

內容簡介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在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受挫,一九九二年經濟改革重啟之後,一種新型態的草根知識有別於退縮於傳統領域的文人,他們積極與弱勢和邊緣群體合作;有他們強烈反對菁英修辭。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

本書刻畫了一群深刻改變中國公共文化的草根思想-行動者,包括質疑官方說法的業餘史家、讓人民說話的獨立導演,以及分享實用知識的維權律師與NGO工作者等。他們開拓學術界與政府機構之外的新興公共領於具體而嚴峻的現實問題:毛以及沒有居住許可證的上訪者們。

魏簡深入當代中國社會表層下的變革伏流,分析民間知識分子的公共話語、介入行動和知識生產,將長期位於權力邊緣的草根知識分子群體——特別是女性知識分子——帶到中國思想史的版圖之中。

在威權國度的陰影下,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的知識力量!

業餘史家——楊繼繩退休後開始搜集關於大飢荒和文革的非官方檔案,二〇 〇八年在香港出版著作《墓碑》。「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給我以堅定而熱情地支持。這說明,真相有政權力構築的銅墻鐵壁!」

獨立導演——賈樟柯在體制外拍攝電影的第一代導演,專注於被主流忽視的題材。「我一直反感那種莫名其妙的職業優越感,而業餘精神中則包含著平等與公正,以及對命運的關注和對普通人的體恤之情。」

維權律師——許志永在孫志剛案、公盟創立與訪民議題上發揮重要作用,後因新公民運動而被捕入獄。「我有能力在這個體制中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是,任何的特權都會讓我感到羞恥。我選擇站在無權無勢者一邊,一起感一起承受黑監獄的野蠻暴力。」

部落客——韓寒高中肄業後成為暢銷小說家與賽車手,常對政治議題發表評論。「我很討厭政治,我很熱愛文藝。只是我不喜歡我所熱愛的文藝被我所討厭的政治所妨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簡(Sebastian Veg)


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思想史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思想史、知識分子與文學。他曾長駐香港,先後任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香China Perspectives: Popular Memories of the Mao Era: From Critical Debate to Reassessing History: Sunflowers and Umbrellas: Social Movements, Expressive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著有《在虛構與現實之間:二十世紀初的文學、現代主義和民主》(Fictions of Chinese power: Literature, modernism and democra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等書。

譯者簡介

曾金燕


(導論、第一、二、四章、附錄對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美國科爾比學院現任瑞典隆德大學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的文化與政治、知識分子身分與社會行動、社會性別與性、民族與女性書寫。著有《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獲2017年香港出版雙年獎社科類獎項,參與製作、導演、發行《自由城的囚徒》、《致劉霞》、《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等紀錄片電影,以筆名發表中、法、英文小說與詩歌等。

徐曦白

(第三、五、六章、結論、附錄小傳)

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公民社會組織與國家的關係。文章見於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端傳媒等媒體,譯有《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瓶頸:新的機會平等理論》、《自由主義被遺忘的歷史》等書。
Your cart